主管: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管理 > 专题 > “游山西•读历史”《山西教育》行在大同采风活动

“游山西•读历史”《山西教育》行在大同采风活动

2021-02-25 11:22  点击数()

编者按:近几年来,特别是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依托大同市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在不断丰富基地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出23条以“中国古都天下大同特色寻访之旅”“红色革命精神明志传承寻梦之旅”“北魏王朝民族融合历史寻探之旅”“晋冀蒙金三角边塞文化寻根之旅”为主题的研学精品线路,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为全面宣传、展示和推广大同经验,为我省“游山西·读历史”打造精品研学基地提供有效参考,《山西教育》举办了“‘游山西·读历史’行在大同”采风活动。2020年10月19日-23日,采风团记者兵分四路深入到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的不同主题的部分研学线路中,全方位体验了研学实践过程,深刻理解了研学旅行的意义。本期专题集中刊发四路记者在研学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获,以期为全省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提供可借鉴经验。



在行走的课堂中遇见并收获

文|本刊记者 栗树林


开展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作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自创办以来,始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开设“五色”课程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实践+研学实践”的综合实践模式。

10月19日至23日,《山西教育》举办了“‘游山西·读历史’行在大同“采风活动,我们一行8人开启了和大同学生边研边学的收获之旅。

助马堡:触摸家乡厚重历史


“同学们,我们现在所在的助马堡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西北部,与内蒙古凉城县后营乡十九坪村隔墙(边墙)相望,马头山横亘于堡西边墙之外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助马堡成为明代著名的屯兵官堡之一。助马堡和镇羌堡、拒墙堡、拒门堡合称为‘塞外四堡’。因为新荣区地势平坦、地广人稀,没有高山江河的天然屏障,是明代大同北部最容易被‘奔突’的险要之地,是明代大同的极边要冲,所以,在明王朝270多年的历史中,竟有两百多年是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新荣长城使进攻者望而却步,坚守者以逸待劳,甚至转守为攻,在客观上起到了迫使北方民族不得不采取自我完善、学习耕作,采取和平共处、互开贸市等文明举措,以促进民族和解及社会发展。助马堡始建于明初,寓意战时有马相助、马到成功,这里的‘马’一是指天然屏障马头山,二是指马匹……”10月20日,在大同市新荣区历经沧桑的助马堡内,导游刘洁老师侃侃而谈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介绍着长城元素,设置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问题,一群来自大同一中初二年级的学生围在她的身边,认真地聆听着,争着抢着回答老师的提问,还不时地提出这样那样的新问题,师生热情互动,一起回味感受着民族融合过程中战争的金戈铁马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

在行走中,学生们触摸着历尽沧桑的古堡,看牛羊悠闲地吃草,和村民聊天问好,远眺美丽的马头山,站在烽火台上任秋风吹拂……他们通过边研边学,更深一步了解到:山西“居天下之脊,当河朔之喉”,独特的地理环境所赋予的军事地位,造就了山西关隘多达二百余的奇观。从战国到明清,历代长城在山西都有遗存,烽、燧、关、城、堡、卫构成了古代军事边塞文化完整的防御体系。山西地处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交错带,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在助马古堡内,基地老师还组织学生分组点燃了烽火狼烟,传递军事信号,制定信号模式,设计攻防等军事特殊讯号,带着学生穿越至千年前,遥想烽火狼烟的岁月。“以前,我只在书本中了解过有关历史,今天和这里近距离接触后,我有了新的感受。”大同一中532班一名同学说。

下午是特色手工艺鞋垫制作。教师通过讲解,先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认识民间艺术,了解大同布艺,然后组织学生动手制作“手工鞋垫”。对于整天泡在书本堆里的初中生来说,制作鞋垫真是一件放松又有趣的事儿,他们认真地穿针引线,漂亮的彩线在他们的手中飞舞着。一个孩子问老师“:老师,做一双鞋垫得多长时间啊?我这双是42号的,正好给我爸垫,我想在研学这几天抽空做好。”


塞北第一村:邂逅创新发展传奇


村庄美如画,幸福落满坡。21日,记者和师生们一起邂逅了“塞北第一村”——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杨家窑新村。宽阔的街道、别墅式新居、现代化企业,高标准设施设备的农业发展,充满都市味道的风景,村民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让人不由得感慨万千又充满好奇:这个村庄怎么和印象中的村庄很不一样呢?这里的人们是怎么过上了如此幸福的生活呢?

在研学中,孩子们知道了答案。

孩子们先是聆听了村里人讲述关于杨家窑村的历史变迁。就在十几年前,这个面积8.78平方公里,耕地3010亩,430户1128口人的小山村,还是一个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的远近闻名的穷村子,当时村民集体收入不到万元。短短十几年间,他们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不断解放思想,耕耘开拓,到如今全村年产值突破6亿元,缔造了一段发展的传奇。

大同煤矿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位于杨家窑村,在这里,学生们了解了“黑色”煤矿是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据介绍,原来的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同煤集团) 是全国第三大国有煤矿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煤炭重地——山西大同。同煤 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区所有工序中的“废弃物”均被消化在循环链条之内:原煤经洗选后精煤部分外运销售,洗出的中煤、末煤用于综合利用电厂、坑口电厂发电或生产甲醇,电厂余热则用于居民取暖。分选 出来的煤矸石被输送到煤矸石砖厂,电厂产生的煤粉灰进入水泥厂制成水泥,水泥厂产生的废渣被运到砌体材料厂制成新型建材,煤炭开采中伴生的高 岭岩经过深加工之后,成为化妆品、造纸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开采过程中的矿井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用作电厂冷却水和园区浇灌用水。各项目首尾相接、环环紧扣,上一个单位产生的废料正好是下一个单位的原料,逐层减量利用,形成物料闭路循环。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是这个村庄的发展理念。


接着,大家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四方高科农牧场园区,这里饲养纯种荷斯坦奶牛8000头,日产鲜奶109吨,是山西省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管理最先进的奶牛养殖园区。四方高科的循环利用粪污处理模式和种养结合经济模式,成为其特色名片。在这里,学生们体验了喂奶牛、虚拟挤牛奶等。

我们还参观了牧同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5年成立,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线8条,主要生产灭菌乳、巴氏乳、搅拌型酸奶、中性或酸性乳饮料四大系列乳制品,被中国奶业协会核准为 “中国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在牧同的牛奶生产车间,看到流水线上的传送带,孩子们兴奋地交头接耳,谈论着传送方式的种类。在这里,孩子们知道了奶牛的品种,看到了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和先进的技术,了解了各种奶制品的制作流程等。

最后一站,大家走进了杨家窑兰花种植基地,这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蝴蝶兰种植基地。被誉为“洋兰皇后”的蝴蝶兰好似蝴蝶般美丽飘逸、形态万千、颜色多样,孩子们发出一阵一阵的惊呼和感叹。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孩子们给兰花除了草,并了解到蝴蝶兰生长的条件。蝴蝶兰基地的旁边就是水果种植基地,这里的人们将台湾木瓜、香蕉、百香果、金龙蜜枣等南果进行了北移,已实现年产 28 万多颗木瓜。知道冬季寒冷的北方居然能种植出这样奇异的花和果树,孩子们不禁感叹现代科技的先进。

“游山西,读历史,从大同营地出发!我们就是希望通过带着孩子们研学实践,让他们有新的不一样的征程和收获,更好地了解家乡、知晓历史,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大同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校长于海军如是说。


“研”之有道,方能学有所获

文|本刊记者 张   妤  赵   丹


“游山西就是在读历史。”2020年10月19日至23日,《山西教育》举办的采风活动如期举行,恰逢大同市中小学生“游山西·读历史”研学实践活动第四期开营。本刊记者跟随大同一中的初二学生分别走进了土林、火山地质公园、绿康源有机农场。学生们在“快进慢游深体验”课程模式引领下,驻足“东方古人类文化摇篮”,远望世界上唯一发育在黄土高原上的火山群,探寻有机蔬菜的秘密。三天远足,两天拓展,把远古与现代连接,孩子们收获颇丰。

穿越土林:发现“东方古人类文化摇篮”


大同土林是目前华北地区唯一的土林景观,占地面积约2700亩,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密集而又错落有致的奇异形体。这里诡异迷离的地貌,勾勒了原始粗犷的“古堡”,构筑了这神秘的殿堂。大同土林以其特殊的地貌形态,在地质地理学上显得弥足珍贵。

刚刚进入土林,大家就被两只呆萌可爱的骆驼吸引,她们是妈妈大豆豆和孩子小豆豆。学生们在讲解员付炳华老先生耐心细致的讲解中了解了骆驼的特点、习性后,便兴致勃勃整齐有序地拿起萝卜缨子为骆驼大小豆豆“送餐”,体验了一把喂食的乐趣。

深入土林,挺拔的土柱、绵延的土墙上,黄、白、红色在不同光照的情况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幻,时而金光闪闪,时而红若火焰,时而黛如深渊,时而白如霜田。放眼望去,土林的奇特令人眼花缭乱,褶皱、沟壑、洞穴、断崖、高柱、长墙无序地排列组合,形成一个魔幻多变的世界,有的连绵不断,如远古长城再现;有的独居一处,恰似隐士休闲;有的则三五成群,如古堡森严。

付炳华老先生带着上百名学生边走边讲,从土林的形成讲到土林“成年”直至“暮年”的不同状态和特点,讲解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在自由活动时,付老先生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被一群学生团团围住,付老仿佛成了他们的“百科全书”,有着他们想知道的关于土林的一切。当老先生拿出手机让学生们欣赏航拍的土林景观时,在一声声惊叹中,学生们记住了这个世界奇迹,记住了属于家乡的“国宝”。老先生鼓励学生:“有些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还需要你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专家学者的时候,再回来给我讲一讲。”

据了解,讲解员付炳华在土林工作仅两年时间,所讲内容中涉及到的具体数据都是自己去图书馆、科研院所等机构专门核实后才给学生们讲解的“。我不是专业教师,讲得也不一定好,但我一定得给孩子们讲对的。”师者如斯,必能“研”有所获。

大同土林是黄土高原上的奇迹,让绵软散漫的黄土凝聚起来、站立起来,形成奇特的黄土土林,显示了黄土高原的坚韧与刚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有着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一位忙着用画笔记录土林的学生感叹道。

本次研学中,学生们每人一本研学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每项活动的研学目标和内容,学生们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和提出的问题,边走边学。比如,为什么羊群喜欢在土林土柱下觅食呢?土林的土层由几种颜色几个层次组成?是什么原因让土林成为“不毛之地”这样的学习条理清晰,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土林也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真正做到了 “研”之有道、“研”而得法。

《大同土林保护条例》已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相信在未来几年,属于这片热土的、种在研学学子心中爱家乡的种子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遇见火山:揭秘地质构造运动史


走出土林,驱车一小时,便来到了大同火山地质公园。

火山喷发的是火吗?登上观景台,你认识了哪几座火山?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火山?带着问题和目标,学生们开启了探究火山之旅。

省委书记楼阳生说:“游山西,就是在读地质构造运动史。”大同火山群,是世界上唯一发育在黄土高原上的火山群,也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内容最丰富的板内裂谷系火山群,记载着大自然运动的神秘历史,被誉为“东亚大陆稀有自然遗产”和“火山地质博物馆”。目前已知的火山锥有30多座,每座火山都依其不同的形态或神奇的传说而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金山、黑山、昊天山、狼窝山、老虎山、双山……记者一行同学生们是从狼窝山出发的,狼窝山是火山口最为深邃的一座,山口深度平均达到30至50米,据带队老师介绍,这里尤为特殊的是火山口中又生火山口,称为“继生火山”,也是唯一一座可以把车开进火山口的火山。

同学们徒步走在长达五六公里的栈桥上,四周风景如画,途中还有供人捡拾的火山石,同学们一头钻进石堆,仔细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块最中意的火山石,认真观察,似乎手捧着火山石,便是回到了亿万年前,纷纷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登上观景台,远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火山群让人叹为观止。“我看见火山眼了,它在火山的最低处。”一位学生喊道。“快写下来,完成研学手册。”另一位学生应和着。学生们对于自己的发现一定会铭记于心。

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有趣的探秘火山之旅,更是学生认识火山、了解火山地质构造、学习火山石文化、体验野外生活、融合拓展训练的科考活动,在增强学生科学考察能力的同时,作为大同学子,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他们会因为研学,发现更有意义的精彩人生。

走进农场:体验劳动的快乐


10月21日,记者一行和学生们来到了内蒙古丰镇市绿康源有机农场,一起采摘有机圣女果、犁地、撒种、做月饼,了解了“有机”的真正玄机。

有机食品是指不使用化学合成物(如农药、化肥、增产剂等)生产出来的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也不能使用辐射、工业溶剂、化学食品添加剂。农场讲解员向学生介绍,农场的肥料是从苏尼特草原远道而来,每年仅肥料所花费用就高达100万至200万元。苏尼特远离工业和城市的污染,所以牛吃了没有污染的草,粪便自然也没有污染,没有污染的有机肥是产出有机食品最基础的步骤。

讲解员还向学生介绍道,农场使用的有机肥是由85%的羊粪和15%的牛粪混合而成,羊粪中的钙磷钾及各种微生物更适合土壤吸收,土壤续肥续水能力增强,这样种植出来的有机蔬菜会非常旺盛。光是听了介绍,同学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这新鲜的有机圣女果了。

在随行教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记者同师生们有序走进大棚,里面的春意盎然与大棚外凛冽的秋风形成鲜明对比,又红又圆的圣女果映入眼帘,仿佛一个个穿着红衣的小灯笼,喜气洋洋。有的学生摘下一颗直接塞到嘴里“:真甜!”大同一中初二年级学生李润慷告诉记者“以前觉得有机蔬菜就是不使用农药的蔬菜,今天我知道了,有机蔬菜还需要有无污染的肥料和肥沃的土壤,我回家后也要告诉父母,食用有机食品更健康。”

吃了有机健康的圣女果,同学们吃过午饭便开始准备做丰镇月饼了。教学生们做月饼的老师傅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做月饼的用料:小苏打一两、胡麻油三斤八两、面十斤、白糖四斤、水四斤。学生们认真地写着,用心地记着,期待亲自动手做一个香喷喷的月饼。

记者也和学生们一起尝试做月饼。和好面,揉一揉、搓一搓、捏一捏,撒上白芝麻,入烤箱,耐心地等上20分钟,热腾腾的月饼呈现在大家面前。刚出炉的丰镇月饼,没有馅料的丰镇月饼,与馅料饱满的广式、苏式、京式月饼不同,如“飞毛利刃”,饼内层次分明、面锋如刀、入口松化,满嘴飘香。“好吃!”“焦黄松软,香!”“油而不腻,脆!”学生们赞不绝口。

教官要求每4个学生分一个月饼,多余的拿回基地与其他学生一起分享。一方面怕学生一人吃一个不好消化,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

月饼承载了每个家庭的中秋记忆,学生们通过做月饼,或可回忆起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时刻。月饼,无论是何种做法、哪种样式,都会因装满时光的故事而愈加珍贵。学生们也在这简单的体验中明白:假若手艺与物品被人们随意抛弃,那些往日的时光与双手的技艺也将无处可寄。

正如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所言,整个山西,就是一个可以触摸、可以亲近、可以对话的“没有围墙也没有屋顶的博物馆”。大同的莘莘学子在触摸、亲近家乡的历史和文化,用自己的体验和收获讲述大同的发展史,讲好山西故事、中国故事。



走过千年文化的传承之路

文|本刊记者 何   欢 郭维易


秋天,是个美好的季节,随处可见的优美风景总让人神清气爽。在这样的秋日阳光下研学旅行,有种别样的温暖在心头涌动。10月20-22日,本刊记者与大同一中的同学们先后走进吉家窑、许家窑和望佛湾农场,探寻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头,近距离感受古人的生活智慧,体验田间劳作的艰辛与收获,学习中国经典的传统戏曲文化,亲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吉家窑:泥火中传承出的大国工匠精神


吉家窑位于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北邻桑干河湿地公园,南傍卧佛山脉,是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址。清晨,作为大同实践基地研学点的吉家窑便忙活了起来,今天这里又要迎接一批新的学生。

走进吉家窑的院内,首先会被一个巨大的黑色陶鬲所吸引,鬲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主要的炊煮用具,上部是一个圆圆的大容器,下部三条锥状空足稳稳立定。不少同学看着这个造型奇特的大容器议论纷纷,感觉它有些像大家熟知的鼎,但又不完全相同。直到讲解老师告诉大家,才知道陶鬲的造型是经过古人无数次的锤炼形成的,上部的形状是为了更多地盛装食物,锥状空心足是为了扩大受热面积,将食物更快地煮熟。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器物,却承载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了解到这些以后,同学们都对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在吉家窑研学旅行的当天,吉家庄的山顶上有考古队正在进行考古挖掘,记者与带队的山西大学考古系霍东峰副教授说明来意后,霍教授同意学生们前去参观,让他们一睹考古真容,并表示愿意为学生们讲解吉家庄考古的目的和意义。当学生们徒步20分钟爬到山顶后,几个考古探方便呈现在大家眼前,大家爬山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好奇。霍教授告诉大家,他们通过对土层颜色和沟壑分布的研究,可以探明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区域和轨迹,这里出土的陶器可以重塑古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生活在今天的大同人知道自己祖先来时的路径,了解自己家乡的发展历程。随后,霍教授还为大家讲解了“洛阳铲”的原理,让大家触摸了真实的出土陶片,使学生们对考古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在返程的路上,学生们不再像来时那样只顾埋头走路,而是左右环顾,探讨土层颜色、分析地质构造,倒也颇有几分考古大家的风范。

在学习了吉家窑的“前世”之后,学生们返回吉家窑基地,继续探访这里陶器和陶瓷制品的“今生”,尝试亲手制作陶器。

拉坯成形是一种古老的技术,它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拉制成各种形状的方法。在拉坯的过程中,学生们必须手顶在大腿上,眼睛与拉坯机旋转的中心点垂直,把泥巴放在拉坯机转台中心上,双手稳住,右手的大拇指从中心往下压,往外平移拉开泥巴,直到瓷器渐渐成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要不断感受泥土的干湿软硬,从而将泥土中的空气挤出,防止作品在烧制过程中炸裂,要做到凝神静气、耐心细致。吉家窑的丁主任告诉我们,一个陶器师傅出师之前,拉坯的训练可能要进行十年,乍一听觉得不可思议,细细想来也是,只有如此对工艺的精益求精,才承载得起黑陶工艺千年的传承吧。


在吉家窑一个院内的角落里,一座古法柴窑正在作业,对柴烧了解不多的我们却也听过“非大师,不柴烧”的说法。一位忙碌于柴窑和工作室之间的大叔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攀谈之下才知道他是著名陶器大师。为什么要柴烧,跟现代烧成工艺有什么不同?听过柴烧过程讲解的记者和学生们都有这样的问题。大师告诉我们“:柴烧不似现代烧成工艺,窑位不同,温度气氛亦有差别,所以制窑师傅要依据经验,将不同器形、不同工艺瓷坯放置不同窑位。封门后便是点火烧成,柴窑以松木为燃料,消耗极大,而且至少要烧48小时才能完成,这一阶段也是柴烧的精深所在,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许多陶器大师在用过现代工艺之后都不约而同地回到了柴烧这种最传统的工艺上来,只有做到对于烧制工序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掌控,才能让陶器呈现出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时至今日,一个小小的柴窑,一位看似平凡的大叔,却与圣人的教诲贴切得如此相得益彰。

夕阳西下,学生们拿着自己的作品踏上了回营地的旅程,后山的考古队员们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柴窑前的大师依然专注地盯着窑火。一位工艺师对于工艺的追求和对于超越自我的渴望都寄托在填入柴窑的每一把柴火里,火光中透着他的坚定和执着。

许家窑:时空线中的地域特色文化


10月21日一早,我们继续研学旅行,此行目的地是大同市许家窑人类文化遗址,这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大同的先民们最初便是在这里繁衍生息、劳动创作,并逐渐形成了辉煌灿烂的地域文化。对于来到许家窑研学的师生来说,这是一次穿越时空与古人类对话的旅行,是一次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火花的旅行,丰富的课程设计给所有师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沿途风景优美,景色宜人,道路两旁金黄色的树叶像一只只黄蝴蝶飞舞而下,让在书本中沉浸了许久的学生们赞叹连连。到达神泉古域之后,学生们首先要穿过一段许家窑人类文化遗址,萧瑟的寒风、湛蓝的天空、枯黄的秋草,仿佛向我们诉说着今世的荒凉、旷野的苍茫。在路旁古老的岩壁上,是千万年光阴留下的印记,这些深浅不一的印记记录着祖辈的点点滴滴,见证了历史的更迭变迁,可谓震撼无比。


>>>在研学中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城市之中、每日奔波在学校和家庭的孩子来说,季节的变化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更别说这秋天的美景了。研学旅行,就是要让孩子走出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魅力。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掰玉米、拔萝卜、挖地瓜、摘苹果,这样的丰收场景对于大多数城市的孩子来说,都只在电视或者书本上见过,却从未亲身体验。这次来到神泉古域之后,大家终于有机会感受一次丰收的喜悦。

接下来进行的是掰玉米比赛,两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赛。学生们放下书包后便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是掰玉米显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容易。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不会掰,只能靠蛮力把玉米拽下来,有些拽不下来的便放弃了,玉米杆上耷拉着好多学生们拽不下来的玉米。这时候老师开始在旁边演示,“先用一只手扶住玉米秆,再用另一只手抓住玉米棒子,用力向下一掰,然后顺着手腕转一圈,玉米就掰下来了。”果然,这样学生们不用太费力气就能把玉米棒子掰下来了。学生们热情十足,撸起袖子越干越有劲儿,没过多久,眼前就堆起了一座座金黄的小山。

通过这次秋收研学体验,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付出。254 班的刘同学说:“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环节,因为通过这次体验,才真切地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和耕种的辛苦,自己以后在生活中也要更加珍惜粮食。”

午饭过后,学生们走进了传统戏曲的大舞台,学习表演二人台。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次,学生们也有幸观看了两位老艺术家的精彩演出,中国红的舞台布景,明朗的曲调,可谓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在欣赏了两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后,学生们学习传统艺术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大家争相向两位老师请教、学习。经过老师的一番指导后,很多学生已经能有模有样地转手绢、舞彩缎,等着上台表演的学生更是已经在台下开起了嗓子,准备上台一展歌喉。比赛正式开始后,我们的新生代二人台演员登场了。上台表演的同学们个个拿出看家的本领,力争唱腔字正腔圆、动作规范到位。同学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也赢得了艺术家们的频频赞许。524班的老师告诉记者“这次表演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不一样的一面,有些孩子平时并不善于表现自己,但是学习二人台却让他们大胆地释放了天性。还有些学生平时特别调皮,然而在组成一个小组之后,他们特别团结,并且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老师和同学也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回归自然,拥抱自然,享受生命的纯真,相信这次实践之旅会让同学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尊重劳动。传承文化,弘扬经典,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这次研学实践之旅会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向上,更加努力拼搏,生发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而不断努力的动力。

望佛湾农场:别具一格的劳动教育


研学旅行的第三站是望佛湾农场,尽管秋意浓浓、寒风瑟瑟,加之前两日密集的行程,已经让学生们略感疲惫,但大家对实践探究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教官一声令下,学生们再次有序登车,向着望佛湾农场进发。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望佛湾农场。农场位于大同市云州区邢庄村内,农场前仰气势雄浑的望佛山,后靠闻名于世的第四纪火山群、土林景区。置身其中,安静闲适的自然美让人沉醉。

讲解老师首先让大家看门口的几块大石头,问大家这些石头与平日所见的石头有没有不同之处,但是学生们似乎并没有发现它的特别之处。老师让 大家细细观察,原来在这些石头上都有着一圈圈的 年轮,这是因为在千百万年前,这些石头曾经是郁郁 葱葱的树木,直到大同火山喷发,这些树木被熔化,只有这些年轮被永久地刻印下来。有同学感叹道:“原来这就是常说的沧海桑田啊!”

学生们排队走进了农舍,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木质龙骨水车这一稀罕物,过去学生们大多只在书本上看到过水车和利用水车灌溉的技术,这次研学让大家有幸见到了实物,讲解员为孩子们介绍了水车的作用以及操作过程。有的学生做起了笔记,有的一边聆听一边操作。车水的哗哗声,学生们的惊叹声,还有一旁大白鹅的鸣叫声,仿佛是一部交响乐,为萧瑟的秋天增添了几分活力与生机。农场中随处可见的是民俗老物件:怀旧老式水车、石碾、石磨盘、辘轳抽水井,对于久居城市的孩子们来说,对这些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这些久远的农家物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斗转星移,科技发展已取代了这些落后的生产工具,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过去,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回望历史,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后进行的课程是植物叶片巧贴画。一张白纸,几片树叶,加上学生们那无限的想象力,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粘贴画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活动中,学生们在画纸上设计、拼接、粘贴,丰富多彩的枝叶给孩子们提供了探索与表达的广阔空间,摇曳飘落的枝叶在孩子们的眼中就是一方天地、一个世界。

古人说“:掬水月在手,弄花衣满香。”最后一项课程是制作花束。剪接、插摆造型,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同学们完全沉浸在自我创作、欣赏之中。一枝花、一棵草,在学生们的巧手下变得诗情画意,有高雅格调、有田园情意、有清新怡人。事实上,学生们用自己手中的花花草草、树叶、果实,制作的不仅仅是一束简单的花束,而是他们心中对美的感悟。这便是研学旅行的意义所在,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提升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研学旅行让我们看到了大国工匠的传承与创新,体会到了传统民俗的古老魅力与当代演绎,感受到了古雅质朴与巧手创造的巧妙结合,相信所有参与研学的师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启发,也希望大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研学课程开发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传承不朽精神 守护民族血脉

文|本刊记者 石岳巍 田   薇


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中国人 “走出去”成为大势所趋,如今的“游学”更是一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跨文化体验式的研学活动。在研学期间,学生走出去,学习了解当地文化、参观考察著名景点,是学和游的结合。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结合大同地域特色,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充分调研与实践,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开发“游山西·读历史”系列研学课程,创建了有广度的社会实践教育、有温度的研学实践教育、有深度的劳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的综合实践“实景”课堂。

10月19日至23日,《山西教育》采风团记者深入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大同市参加第四期“游山西·读历史”研学实践活动的学生们一起,用双脚丈量晋北土地,用双手触摸文化脉络,用文字记录精神传承。作为“劳动教育·革命精神”主题研学线路的随行记者,我们深入广灵和灵丘,领略了剪纸技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见证了劳动人民不等不靠,用柳编创造美好生活的优秀品质;重温了平型关大捷胜利的记忆;追忆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广灵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守护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纸作为根植于生活的民间艺术,是几千年民俗情趣的传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久远的历史传承中不断蜕变、完善、创新,成为老百姓内心情感的寄托。这项兼具美育与劳动教育功能的民间艺术,成为研学的绝佳资源。

10月20日,我们来到了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广灵。广灵剪纸作为中国汉族民间剪纸的三大流派之一,以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这项集历史、社会、经济、审美价值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凝聚着广灵深层次的文化基因,蕴藏着广灵百姓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广灵剪纸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带着守护文化遗产的初衷,学生们踏上了广灵剪纸的探访之路。

车辆直达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一下车,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剪纸文化的探究学习中。“广灵剪纸主要为刀刻染色,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要经过设计图样、熏、刻、剪、染多道工序……”广灵剪纸博物馆的讲解员带领学生在参观展览作品的过程中详细讲解了广灵剪纸的历史渊源、特点、类别、工艺等,学生们在不一样的学习环境中且行且记录,一幅积极求知的生动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广灵剪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从刻刀的艺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很难想象,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艺术的火花是怎样迸发出来的,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刻出了山西文化的精髓。”一名学生在研学手册中这样记录到。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在剪纸老师的细致指导下,动手创作了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一幅幅别有意趣的剪纸作品呈现出学生令人慨叹的艺术创作力和学习能力。“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每年的研学旅行是他们最期盼的日子,他们说这是最有收获的学习。”大同一中的年级主任席老师谈到“研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旅行中学习新的思维方式,促进了课堂上的学习。”研学活动产生的实际意义让师生受益匪浅。

“小剪刀传承大梦想”,广灵剪纸的工艺和价值需要新生代的有志青年来守护,民间的宝贵文脉需要祖祖辈辈来传承,唯有守护,才能留住当下;唯有传承,才能守望未来。

柳编:编出勤劳致富的美好生活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利用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的特点,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同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柳编,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贫困群众的脱贫增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勤劳的广灵妇女通过柳编摆脱了贫困,广灵巧娘宫便是在柳编产业渐成规模的背景下成立的。这是一家以柳编为主导产业的非遗技艺传承专业合作社。在这里,一件件精雕细琢的柳编制品折射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不断探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正是需要代代相传的民族瑰宝。如此,巧娘宫成为此次研学的第二站。

参观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了解柳编工艺的发展历程和工艺,体验柳编的魅力,是研学的第一个任务。学生们仔细观察着展厅里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草编提篮、挎包、挂件、花瓶、果盘、坐垫……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各自抒发着自己的感受“。农妇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甚至艺术品,在柳条之间有她们浪漫的想象。”一名学生这样慨叹道。柳编工艺的价值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所捕获。研学的第二个任务便是观摩柳编制作的工序,亲自完成一个柳编制品。学生在编织老师的指导下大展身手、反复尝试,虽然编织的作品“奇形怪状”,但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通过劳动脱贫致富的自豪感,研学的价值得以生发。

“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劳动虽然艰辛,但能编织希望、创造美好,这是学生“游”之所悟。

图片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革命精神永存


1937年9月25日晨7时许,日军第五师团21旅团第21联队一个步兵大队乘百余辆汽车在前,随后是载满军用物资的200余辆马车,由一个骑兵小队殿后,浩浩荡荡地进入乔沟一线峡谷公路。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八路军115师685团、686团、687团,分别按照作战方案中制定的“拦头”“斩腰”“断尾”的任务要求,于9月24日午夜冒雨进入设伏阵地。装备落后的八路军,凭借乔沟地形优势居高临下,向沟底公路上的日军猛烈开火,随后冲下公路将敌人分割包围,展开肉搏战,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终将进入乔沟一线的日军1000余人全部歼灭。八路军 115师浴血奋战,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场大胜利。

第二天的研学目的地就是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早上7时许,大巴载着45名学生缓缓驶出基地,向抗日战争第一场伟大胜利的诞生地进发。此时的大同天气已颇有寒意,车窗外凝结了一层薄薄的水汽,车内的学生们却没有被早起的寒冷打败,个个精神抖擞地听着教官讲解发生在80多年前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史。驶下高速,大巴沿盘山路曲折前行,车内的学生们自发唱起了革命歌曲,歌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山间回响。临近目的地,学生们换上八路军藏青色的军装、束起绷腿,整齐列队向纪念馆进发。山路蜿蜒、寒风袭人,学生们在教官带领下步履矫健、口号不绝,他们在将帅广场驻足,向平型关大捷主要参战将领行注目礼。

进入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边观看着图片影像资料,学生们详细了解了平型关大捷的全过程。八路军当年的武器是射程百米的单发步枪,装备落后。日军的武器有三八步枪、轻机枪、九二式步兵炮,装备先进。在敌我武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八路军战士最终取得胜利,靠的就是不畏强敌、敢于牺牲、敢于亮剑、保家卫国的精神和决心。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走出纪念馆时已过中午,我们登上大巴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白求恩野战医院遗址进发。由于路途遥远,且要进行“野外行军”的深度体验,所有人的午餐是在车上解决的,两块干粮、一包榨菜。一位学生说:“革命先烈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今天我们在车上吃简易午餐又算得了什么!”他的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

大巴行至山路尽头已不能前行,学生们鱼贯而出踏上深秋的山间小径。虽然此条线路的研学行程较为辛苦,但在学生们稚嫩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疲惫。山路再远,远不过白求恩跨越大洋支援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路途再险,险不过当年野战医院的炮火纷飞。经过近三公里的徒步穿越,学生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负责人向学生们讲解白求恩野战医院的光辉历史,学生们神情肃穆,仿佛耳边响起了当年的阵阵炮火,眼前出现了简陋手术室中摇曳的灯火。负责人援引了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中的一段话“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曾有这样的感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他看来,成功在于有目标、坚持和有外物相助。目标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来源。王安石所说的“志”正是我们常说的“目标”,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鉴古知今,学史明智。研学旅行正是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探寻“志”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书本之外找到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的具体对象,其意义是帮助学生懂得“假舆马而致千里”“假舟楫而绝江河”的道理。三天的研学课程,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为学生创设了非遗传承、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四大着力点的体认环节。学生们在游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

研学,是一场身心的体悟与历练。


责任编辑   潘丽萍

(投稿邮箱:389696830@qq.com)



  投稿/订阅MANAGEMENT


版权所有:《山西教育》杂志社 地址:太原市杏花岭区东头道巷5号 电话:0351-2729889
@2018 晋ICP备14008676号-1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204号